党建团学

当前位置: 首 页 > 党建团学 > 正文
  • 体育与健康学院青年与家乡“双向奔赴”奋进曲
  •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08 12:06:31 点击数:次 字体:【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学院开展2025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参加实践活动同学们的风采吧!

     

    实践人:体育与健康学院2024级体育教育2班 岳嘉欣

     

    实践地点:河南省安阳市共青团文峰区委

     

    暑假伊始,岳嘉欣同学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了安阳市共青团文峰区委组织的“扬帆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她全身心投入文峰区多项文艺活动的筹备与组织工作,并主动承担起“中国梦·劳动美”千场文化送基层活动的主持任务,在汇演彩排阶段,她主动牵头、协调多方,带领团队成员共同克服了排练时间紧张、节目衔接不畅等诸多实际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她与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积极交流、协作共进,汲取了更多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岳嘉欣表示:“这段实践经历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基层文化工作的意义,也坚定了我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决心。”

      

     

    2024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1班许婷婷

    实践地点: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志愿者协会

     

    许婷婷同学利用暑假时间主动加入宣恩县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活跃在体育赛事一线的志愿者。她先后参与了湖北省2025年“恩BA”名校邀请篮球赛及水上运动会等多个项目的服务工作在人流如织的比赛现场,总能看到她忙碌却始终含笑的身影。面对络绎不绝的观众,她始终态度亲和、响应迅速——无论是耐心指引入场路线、细致解答赛程疑问谈及志愿服务感受,许婷婷说:“这几天的经历,确实挺累的,站到腿酸、讲得嗓子发干,但每当听到有人对我说‘谢谢’,也特别值得。”她从这份付出中真切体会到,“志愿”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份能与他人温暖相连的缘分。

        

     

    2023级体育教育3班钟钰杰

    实践地点:新余市渝水区仙来办通济社区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这个炎热的夏季,钟钰杰怀着服务家乡的初心,积极投身2025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于渝水区仙来办通济社区抱石书房担任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温暖一方书香天地。服务期间,钟钰杰主要负责图书整理、借阅管理、读者咨询与阅读环境维护等日常工作。他一册一册地将书籍归位,一遍一遍地耐心解答疑问,一点一点地打理书室秩序。每当读者前来,他总是主动迎前,轻声问候;每当孩子奔跑喧闹,他会上前温和引导;每当有人找不到书,他便穿梭于书架之间细心帮忙。他说:“能在家乡的文化土壤中贡献一丝微光,是一件踏实而幸福的事。”这段经历让钟钰杰更加坚定——真正的成长,源于走向大地、回归人群。未来,他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在更广阔的世界中追寻价值,以实际行动为家乡与社会的发展注入年轻的力量。

     

                

    2023级体育教育4班黄印文

    实践地点:共青团抚州市广昌县团委

    黄印文同学在2025年暑假期间,积极投身于广昌县“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被安排至县团委协助开展各项工作。实践初期,面对繁杂的档案整理、志愿者对接和多类表格制作,他虽略显生疏,却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工作人员的耐心细致的指导下,他逐渐掌握了高效处理事务的方法,快速融入了团队节奏。此外,黄印文还积极参与“伙伴计划”与暑托班志愿服务。面对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他始终带着最大的耐心与温暖,不仅辅导他们完成暑假作业,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制作手工教具、设计体育游戏,为孩子们带来知识与欢乐。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印文哥哥”。黄印文表示,今后将继续秉持“润物细无声”的信念,不断参与家乡与社会服务,用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

     

     

     

    2024级体育教育1班周子涛

    实践地点:江西省东乡区小璜镇

     

     2025年暑期,周子涛同学来到江西省东乡区小璜镇投入到乡镇公共服务与日常管理工作中。实践期间,他不仅迅速适应了基层工作节奏,更主动承担起政策宣传、民生服务、信息整理及活动协调等多方面任务,展现出优秀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他为来访群众细致讲解政策内容,真正让惠民服务落到实处;他还系统整理和归档了多类乡村振兴相关档案。一次次与村民的面对面交流、一页页数据的认真录入,都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基层无小事”的真正含义——每一项细致的工作,都关联着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

     

     

    2024级体育教育1班何志豪

    实践地点:共青团上犹县委员会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

    在赣州市英才“展翅计划”的号召下,学院篮球专修何志豪同学积极报名,主动参与赛事策划辅助工作,将学院所学的现代体育管理知识应用于本土实践。 赛事开始后,何志豪坐在赛场一侧,面对的虽不是沸腾的观众席和奔跑的球员,却同样是赛事中不可或缺的“枢纽”。何志豪同学说:“当我坐在记录台前,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写下的每一个数字,都关乎比赛的公正,也影响着球员的付出是否被真实呈现。”他也表示,能以这种方式参与赛事,他倍感光荣。通过此次实践,何志豪完美诠释了“展翅计划”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核心宗旨。他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者,而是成为了连接学院专业教育与家乡社会需求的能动纽带。

         

      

     

    2023级体育教育2班陈健

    实践地点: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团结巷社区居民委员会

    暑假期间,陈健同志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主动加入洛阳市西工区团结巷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成为一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青年志愿者。在这段实践历程中,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热忱对待每一项任务,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在日常服务中,陈健始终以耐心和细致面对居民需求。无论是协助办理日常事务、解答政策咨询,还是处理生活琐碎问题,他总是面带微笑、认真倾听、细致操作,尽力让每一位前来求助的群众感受到温暖与安心。他善于运用朴实易懂的语言,结合现实案例向居民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法律常识,有效提升了社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获得感知。陈健同学用踏实肯干的作风和真诚谦和的态度,将服务真正做到了群众身边、做进了大家心里,充分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优良风貌。 

       

     

    2024级体育教育3班黄泽霖

    实践地点:共青团上犹县委员会上犹县灯光球场

    黄泽霖同学在2025年赣县区青年英才“展翅计划”的招募下,担任上犹县第十三届青年男子篮球联赛中担任赛事志愿者,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基层体育事业的热度与志愿服务的内涵。在联赛中,黄泽霖主要负责现场协调与秩序维护。他需要引导观众入场、协助处理突发情况、配合裁判进行计分统计。此外,他还参与了赛事宣传与信息整理工作,例如收集比赛精彩瞬间、协助撰写赛事简讯,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篮球运动的积极影响。和其他志愿者一样,黄泽霖也经历了从生疏到熟练的成长过程。初期,他对篮球赛事的专业流程并不熟悉,尤其在快速记录得分和违规判罚时感到紧张。但他通过主动学习比赛规则、向资深裁判请教,逐渐掌握了高效协作的方法。黄泽霖意识到,志愿服务远不止于“帮忙”,而是需要专业、责任与协作精神的紧密结合。他在烈日下奔波、在喧闹中保持专注的身影,正是“展翅计划”中许多青年学子扎根基层、锻炼自我的真实写照。正如他所说:“赛场上的每一分钟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这次经历让我更坚定地相信,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躬身实践与热爱之所及。”

     

     

     

    2024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1班危广轶

    实践地点: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分宜中学游泳馆

     

    这个暑假,对危广轶同学来说,是一段扎根基层、直面责任的成长之旅。作为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分宜中学游泳馆的一名志愿救生员。每天,他早早来到场馆和露天泳池,检查救生设备、清理池边地面积水、设置安全提示牌,在细节中排除隐患。他始终端坐于救生台,目光紧随水中的人影,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面对嬉闹的孩子、初学的少年,他既保持警觉,也适时上前耐心提醒,将危险化解于未发生之时。通过系统培训,他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救援浮漂使用等急救技能,并多次参与模拟演练。虽未曾遭遇真正的险情,但他从未松懈,“每一次注视都可能关乎一个生命”,这样的信念贯穿了他的整个服务期。“生命至上”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了烈日下的汗水、专注的眼神和重复了无数次的巡视。危广轶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展现出我院学子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优良风貌。